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親子的互動中的覺察】


                                                                   作者: Guey Fenq Liou



我常覺得,自己需要練習的人我分際還很多,例如,練習著不要太多的自我投射及擔憂;在孩子有衝突時,分清那是他的課題不是我的,我要做的是陪他度過他的情緒、釐清難關在那,找到有效的方式,而不是把我的期望(可能是以往自己的經驗、遺憾,可能是面子)壓注在他身上,引導他成為我心目中的樣子。

例如,練習著分清楚那些參雜在一起,洶湧滿上的情緒,到底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孩子的;
例如,練習著放手別太早介入;
前陣子我們家的行程超級滿,忙碌到整整外食快兩個月、忙碌到以前偶爾下午有空閒有心思會做的餅乾都沒做、忙碌到我對家裡的打理完全只有顧著孩子、忙碌到那些生活上或共學的記錄完全停擺、忙碌到腦子停止轉動、忙碌到我現在回想好像背後的空虛更多才得用這麼滿來讓自己不去多想,那些空虛可能來自對婚姻、親子關係、情緒控制、「渴望被接納的期待」

這樣的忙碌到底是有多忙?很像慢火煮青蛙那樣的漸進式塞滿,從三月開始,除了星期14共學,還加入星期3早上美感體驗、3晚上的薩提爾、跟團內家庭的快樂農場也剛開張,四月第二週薩提爾結束後,第四週進入最滿階段,當週45去金瓜石小旅行(特別感謝旅伴的等待及包容、幫忙)、6晚上去中正紀念堂看表演、週日中午的飛機去澎湖(感謝旅伴的陪伴及包容、幫忙),週2回來後,週3衝動物園(有朋友回台北娘家,難得)、週4共學,5/1週五跟朋友約大佳河濱公園,週6跟日是假日共學的聯合露營、週1共學、週25去金門。

我笑說是提早進入亂亂蛇階段的初體驗,其實在忙碌的當中也是還有體驗到慢活(放慢腳步等待孩子,不趕時間),是彼此關係不緊蹦的金鑰,而且因為很累每天早早就睡了,不熬夜的感覺真好(換言之,一結束忙碌的行程之後,又開始熬夜了@@)。隔天也都比以往早起許多。

但要我認真說,其實這樣緊湊的行程,因為大人太繃會讓好多處理的細節被忽略,現階段如果問我會不會參加亂亂蛇,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特別提一下金門,因為是家族旅遊,而家族裡的孩子只有(可能一直都會是)昊跟暄。本來以為會像去年日本行那樣的緊湊不適合孩子(回來時手上腳上都是他自己的抓痕,不知是蚊子太愛他,還是焦慮感太重?),這次大概是因為國內旅遊的關係,步調真的好慢,而且昊的姑姑幾乎是有求必應的陪著他,所以他很滿足~

但我心裡一直隱隱的擔憂著,這幾天才釐清是什麼:我擔心,昊爲了大人能陪伴他,而接受隱形的「乖」框架(這樣才乖、那樣才乖、我們是乖孩子所以不ooxx

但我最近惡性循環的低潮還真的是很低,可惡的四歲孩子、可惡的老公、可惡的期待

哥哥對妹妹口氣及態度上的突然惡化(當然也跟陪伴品質及耐性都很差有關,以及調整了處理他們相處有衝突時的模式),以及跟老公談一個未來、談我對孩子將來的想法總是沒有回應,是惡性循環的主因。難道,婚姻是無法被期待的?只能用時間去等待?還是,都太害怕受傷了只能關開關?頻率接不上於是期待落空?

不過幾天前終於先從「讀小學校」而開啟了對話,再談到幼兒園,像是惡性循環有了停損點

至於渴望被接納的期待是什麼?或許是內心的孩子想被完整的接納,錯過了媽媽找到了老公,但彼此內心的2個孩子都需要被擁抱,療癒自己來不及填補對於婚姻期待產生的傷,內心搖晃的自我,實在很容易被外在的因素左右(孩子的表現、朋友的相處、總是搞砸的人際

我以前以為原生家庭那些傷不痛不難過了,可以平淡的敘述就是好了。其實掀開洋蔥的外皮(意識到自己原來是下意識的壓抑),長回去的痂貼的更牢,心封閉的更緊,而且發現自己很害怕交心出去(以為整理好的,卻發現原來還是當初的模樣阿,一點也沒長大)。記得有一堂薩提爾,需要寫下自己人生裡「應該」的教條,沒想到我是一條都沒有的空白,一條都沒有!自我保護到需要截斷思考能力及感受力才行?真的是玻璃心耶?哈哈哈,果然不整理自己會ㄔㄨㄚˋ賽阿




【2015年6/27~28宜蘭親子共學團父母教養實踐班】 課程簡章




【Promise for my dear children】親愛的孩子,你有我們的承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