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P.E.T.父母效能訓練」-誠實面對自我的界線】


                                                                  圖文: Burtina Huang


2016新的開始,我們的共學團就先來個讀書會,選的書目是「P.E.T.父母效能訓練」,這本書我三個晚上就一口氣欲罷不能地看完了,立刻就想在生活裡運用,才發現困難重重,人生嘛~一向是理解但做不到的事情居多。會這麼快就看完,就是因為看了第二章之後,完全有種被敲醒的感覺,忍不住想知道下一步到底該怎麼實踐下去,啃著啃著,就啃到書尾了,啃完書尾還又回去在啃一次第二章:「父母是人,不是神」,關於每個人的界線、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假、到底是誰有問題。


溝通,是人與人相處必須的技巧,卻也是最難的。擅長溝通的人,我們會說他EQ好,那和擅長忍耐、不發脾氣是不同的。那溝通到底要怎麼開始?需要什麼樣的準備與心態?

首先,需要先承認自己的界線,把這條線直直地攤開來,就像是告訴別人:「這是我的底線。以下我不能接受,以上可以。」要是界線畫不清楚會怎樣?書中提到一個例子讓我立刻體悟到事情的嚴重性:假設你問朋友介不介意你抽根煙,朋友說不介意,卻在你點燃一支菸後,手頻頻揮舞又一臉受不了煙味的模樣,這時你到底該熄菸還是繼續抽煙?如果把菸熄了,下一次另外一件小事需要徵求他的同意的時候,你一定會疑神疑鬼地不確定他是否真心地同意你,甚至會連他附和你時都讓你懷疑他其實一點也不買你的單。如果互相不信任,那怎麼溝通?原來這種虛假的接納,會這麼輕易地就破壞彼此間的信任感。

偏偏為人父母的,常常會覺得自己應該當孩子的榜樣,在孩子面前就更不願意把自己的界線明白清楚地透露出來,因為那是很赤裸裸地面對所有批判的第一步,父母怎麼能給孩子批判呢?這是我們口口聲聲說「尊重」孩子卻不能放下的矛盾啊。例如嘴巴說著「這個餅乾是買給你的」,實際上卻一直限制他怎麼吃「他的餅乾」,漸漸地孩子就必須不斷地衝撞父母,才能摸清楚揪竟他們的底線在哪,哪些部份是虛假的(不可以說謊,但是卻老是對陌生人說些場面話),哪些又才是真實的(你說愛我才擔心我,實際上只是你不想擔心罷了)。

溝通可以想成一種談判,必須是平等的,雙方籌碼、底線攤得越清楚,溝通就會越順利。然而實際練習就發現,原來我對於自己的底線一點也不清楚,更不用說要承認自己的底線會隨著心情、環境而有所變化。當我的底線被挑起了,我往往說不清楚自己氣的到底是什麼點;當我睡不飽的時候,本來可以忍受的事情就變得不能忍受。所以首先必須認知到,每個人的底線都是不同的,而且每個人的底線都是會變化的。

例如昨天是連續假期的最後一天,我的朋友要從台北到中壢來找我們,13突然說想趁他們還沒到之前先去costco買冰箱,因為會員卡是我名字,我就一定得去,我也答應了。出門前,寬寬大便了,可可遲遲不穿鞋一定要我幫他穿,鬧了脾氣把我的心情越弄越毛。上車後,13邊開車邊說著待會可以順便買車子的雨刷,我就沒好氣地衝回去:「costco賣的雨刷不合你的這台老車啦!以前就買過了,你忘囉?!?」13突然對著車上所有人說:「媽媽好像很不開心耶~我們來問問看他為什麼不開心。是因為剛剛出門的時候很混亂、很匆忙嗎?」我才發現自己並沒有認真地面對自己的焦躁。對啊~我是為什麼覺得煩躁呢?真的是因為出門很不順利就不開心了嗎?但現在已經在路上了,為什麼我還是很不安啊?「因為我不希望朋友來我們家,我們卻不在家讓他們等很久。剛剛出門拖了時間,你又突然說要再去選雨刷,我覺得讓人家遠道來卻在我們家等我們回來很糟糕。」原來我是在意的,就算是很熟的朋友,我也是不希望他們等我。接著13就說:「那我們待會兒一到costco就只能買剛剛出門前說好的三樣東西,然後我和可可要跑很快把東西拿齊,媽媽和寬寬先去排隊結帳,然後很快買完,很快回家。這樣媽媽是不是覺得好多了。」 我想了一下,「好多了」我說。後來可可一到costco就和我們一直跑一直跑,直到結帳台,然後我們一口氣買完就回家。

例如今天晚上可可不吃飯只吃餅乾,13氣得大罵,我就丟下正在泡澡的寬寬出去問13怎麼了?是因為可可不吃飯生氣嗎?13想了一下,他說不完全是,接著說因為可可在阿公阿嬤家吃飯配電腦,後來只顧著看電腦不吃飯,13把飯收了,跟可可說現在不吃就餓肚子,可可說沒關係,卻在後來到處要餅乾吃,堂姊、阿姨、阿公都給他餅乾吃。可可聽完爸爸說,問我「換我說了嗎?」我說好,可可就說因為他不吃飯吃餅乾,所以爸爸生氣。兩人來來回回了三回合,終於釐清了爸爸生氣的點,中間爸爸也停頓了幾次思考,最後發現爸爸最氣的是,可可沒有因為不吃飯的選擇而餓肚子,因為大家都給可可餅乾吃,像是破壞爸爸和可可說好的遊戲規則,也像是在扯爸爸的後腿。說著說著,13就不氣可可了,他說他只剩下擔心他營養不良,可可也理解了,就繼續玩他的去了。

除了誠實面對自我的界線,還要分析這個衝突的狀態是誰的問題。

像是例子一,13很巧妙地發現我的焦躁「不是他的問題」,是「我的問題」,因為是「我覺得困擾」,他頂多只是因為我的焦躁而被波及而已。所以他可以很快地變成旁觀者,運用「積極聆聽」也就是「主動同理」的方式,幫助我釐清我的問題點,讓我認清並坦承自己的界線,並且讓我在這過程中不會感到被批判而全然信任地說出自己的問題,然後我們才有機會能真正地解決問題。要是13把我的問題也當作是他的問題,他會在我衝完他的老車買不到雨刷之後,繼續跟我爭辯他挑的到雨刷,然後不知道為什麼只把我越惹越毛,然後整車就鬧烘烘,最後原本開心的一天就完全泡湯了吧。

成人與成人之間的溝通其實比較容易劃分問題,反而是成人與孩子之間就往往被我們搞不清問題歸屬。

在例子二中,一不小心我們就會認為是可可不吃飯吃餅乾有問題,但其實可可一點也不介意這樣的狀況,這樣的狀況一點也不困擾他,反倒是困擾著13爸爸,所以其實是爸爸有問題。到底是誰有問題,並不應該用道德、社會標準或任何主觀意識去判定,而是誰覺得不舒服、不自在、不開心(誰的底線被踩到了),就是誰有問題。當父母的往往會覺得自己「不能有問題」,甚至覺得自己的準則是始終如一,像是自然定律一般,卻忽略了大自然都會改變了,我們往往也不是神啊!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獨立的價值觀,也就有不一樣的界線,認清這一點,尊重彼此的界線,先同理對方再攤出自己的界線來協商,才是真實的人與人互動應該有的狀態。父母是兩個人,自然就有兩種標準,當這兩種標準有摩擦的時候怎麼辦?當然是溝通囉。不是按照爸爸或是媽媽說了算,而是真正的「先同理對方再攤出自己的界線來協商」,這樣在孩子面前的父母才是真實的人,而不是因為害怕衝突、避免衝突而做出任何虛假地回應:

因為媽媽不喜歡,(雖然我覺得無所謂,但我也無法改變你媽媽的價值觀),所以你還是配合一下吧。
[不聽媽媽的話,不會造成孩子困擾,是爸媽很困擾]


你打了OO,我覺得很不好,(因為我無法面對對方父母的責備眼光)。
[孩子不覺得打了人很困擾,真正困擾他的問題不是打人這個結果而是原因,因為打人覺得困擾的是父母]


你不穿衣服,我擔心你生病,(因為你生病的時候我會很累,長輩會怪我沒把你照顧好)。
[孩子不覺得少穿衣服困擾,覺得困擾的是父母]



回到例子二,當13確定我們全都理解他在氣什麼之後,他反而不氣了,原始的情緒「擔心」才跑出來,然而要求我們可以第一時間認清自己真正的情緒是「擔心」而不是「生氣」,我覺得需要很長時間的自省練習,而且在生氣的原因沒被同理的狀況下,我也不認為這股氣真的會散去,所以 先同理對方的「積極聆聽」才這麼重要。但要是下次可可吃飯時間又配螢幕不吃飯然後接下來繼續要零食吃的時候該怎麼辦?呵呵...那就超出前幾章的範圍了,只能繼續把書看下去,看到第六章之後才有答案囉~下下回分曉。(難怪我書一瞬間就啃完了)



今天讀書會討論後的腦力激盪,最大收穫就是聽到峰、耘媽媽提出的問題:「為什麼生氣就要打人呢?為什麼生氣不能用別的方式表現呢?為什麼我們和老公吵架吵到很生氣也不會想打他,但就會忍不住想打小孩?」

回到家我和13提到這個問題,他說因為孩子會讓他覺得不講理,因為他不信任孩子有能力溝通,甚至會把孩子的問題攬在自己身上覺得是自己教不好,所以就更生氣,氣過頭了就想出手了。但我覺得不是這樣,因為我就算對不講理的老人或另一半氣過頭了,我也不會打他啊,但對自己的孩子就會有這股衝動,應該是因為我們成長過程中看到很多小孩被打(在家、在學校都會被打),但我們沒見過有人打老人家、打老師、打另一半...,因為那真是壞透了,所以我們打從心底就覺得這樣的狀況是非正常人,跟拿刀上街砍人是差不多瘋狂的吧。所以如果打另一半會被當成家暴,打老人家會上新聞,打老師會被退學,那打孩子會坐牢的話,是不是我們也就不會打孩子了呢?13說:「嗯...如果我碰到非常不講理的老人,我只會走開。」




【以友善與尊重鋪向孩子將行經之路~敬請捐款支持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