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在台灣,帶孩子搭火車的困難

文、圖:朱翊儀(台北共學團成員)


從孩子出生後,我就有著帶孩子搭乘火車的經驗,火車是台灣分布最廣的交通工具,尤其是要到東部,更是首選。
帶著孩子所需要帶的物品不少,通常推著孩子的推車也是行李車,但搭火車要上推車並不容易,首先要克服上火車的台階,甚至曾遇過舊式自強號因為車門太窄,推車無法推進去必須臨時折收的狀況,相當緊急。
上車之後,要尋找適合安置推車的地方,由於推車上載著孩子也在著行李,當獨身一人帶孩子搭車時,要將推車折收起來,成了困難的工程,這時火車已在行進中了,在搖搖晃晃的狹小空間中,除了要處理車體,又要同時照顧孩子並不容易,但若不折收推車,就算是車內空間最大的普悠瑪自強號,行李架也無法塞進我的大型推車。


通常隨車人員並不會幫助我,曾遇過指責我推車太大擋住路的車長,將問題丟回給我一個帶著孩子的母親,並不是提供協助,而當我遇到走道太窄,無法推過推車的太魯閣號時,是車上的乘客幫我把車子抬過整節車廂。
唯一能有較大空間的,就是無障礙車廂了,同時搭乘過高鐵與台鐵,能深刻體驗人員對於親子在「友善」程度上的不同,搭乘高鐵時,當我懷孕,購票人員會直接幫我劃靠近電梯的車廂,當我帶著孩子與推車,要求購買在無障礙車廂的座位,得到的也是友善的回應甚至提供座位表選擇。

但是,搭台鐵則有很大的差異,多次遇到購票人員態度強硬不讓我購買無障礙車廂的座位,甚至直言說我不能買,或當我尋求服務台協助我上推車、告知我需要使用無障礙空間時,車站人員推說只有車長可以決定我是否能使用,但又說當下無法聯絡車長,讓我無所適從。
終於克服各種上車的困難後,面對的就是與孩子要度過的車內時間了。
帶孩子長途搭車並不輕鬆,長時間密閉空間的旅行,對幼小的孩子來說也不是容易的事,密閉空間、長時間晃動,甚至行動範圍限制,讓他們害怕、躁動、哭鬧,為了讓他們輕鬆點度過這段時間,我會準備玩具、繪本、食物等等,讓他們在搭車時有事做,但就算準備周全,對於不可能如大人一般長時間待在同一個地方的孩子,他們會想離開座位走動,或哭鬧時必須離開定點帶他們晃晃,因為「孩子不是大人,無法久坐安定於同一個位置」,我看過多次母親陪著孩子在狹小的座位中間走道地板上玩著玩具、母親抱著哭泣的嬰兒在車廂中間走動哄孩子,我曾直接把座位放腳的區域,放上軟布佈置成遊戲區,因為,「火車上並沒有任何可以讓孩子安全活動與遊戲的空間」,更別提當孩子較大聲喊叫哭鬧時,身為母親的我需要承受其他乘客不友善的責備眼光,彷彿我打亂了這一整片寧靜。


有人說,火車不是玩的地方,是交通工具,但是想想孩子的天性,他們無時無刻在玩,無時無刻在遊戲,遊戲是孩子的靈魂與成長的泉源,他們透過「遊戲」紓解壓力、排解緊張、度過長時間無聊的旅行,甚至可以因此減低哭鬧的頻率,就如同成人搭車會看書、看影片、聽音樂一樣,「遊戲」就是孩子的休閒,「遊戲」不一定都是衝撞或激烈的,有適當的輔助設備,例如圖書、會動的裝置(例如方向盤)、畫板、拼圖等等就能讓他們駐足良久,而對於嬰幼兒來說,安全的地板區域則是比什麼都來得好。孩子躁動時會哭鬧、大吼、尖叫、肢體會亂揮踢打,與其讓他們因為不安與壓力必須用這樣的方式抒發情緒,提供他們安全遊戲放鬆的空間,是不是更好與更智慧的方法呢?
如果有一天,帶孩子搭火車的不便減低、友善增加,帶著嬰孩的媽媽爸爸不再焦慮,孩子搭火車放鬆遊戲、欣賞台灣美景,而乘客因為交通工具的親善、也提升對於親子的親善,那帶著孩子搭火車上山下海,也將是更容易的事情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