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學游泳

文、圖:宋(台北平日五團團員)



其實一直”想讓“孩子學游泳,尤其今年夏天,可能因為孩子大了也不怕水了,這念頭又浮現...。

但,我立刻驚覺,提醒自己多想一下。那個“想讓”孩子學游泳的想讓是怎麼回事?我想了想,覺得來自於我自己沒有受過“正規”游泳教學有關。我有一個在澎湖長大水性很好的爸爸,小時候去玩水,爸爸常讓我坐在他背上,但他會忽然潛下去,讓我嗆到水很難受,我總會生氣爸爸這樣做,我覺得我難受極了,但還是很喜歡坐在他背上。

我的游泳,都是自學,看別人游然後自己揣摩,或是爸爸指導我一些。我很愛游泳,可是我也怕水(小時候的嗆到經驗)。因為這種想突破又愛又怕的心裡,以及總是游不快,而讓我感到好像有股“缺憾”......。

然後我就在想,總是想“游快”是什麼?又沒有在比賽,為什麼快就是好?這大概又跟一直處在競爭環境下的求學過程有關,要求必須一個好成績般的餘毒要排。於是,我想了想,不管快或慢,技巧純不純熟,重點是「我非常享受在水中的舒適與游泳全身舒暢的感覺啊!」,這才是我喜歡游泳的原因,而不是在乎快慢,姿勢有沒有到位啊。我就是享受這過程,而不是在意結果啊!

另一個促使我“想讓”的想法是自己的怕水。那個怕,跟恐嚇教育也有關,一直被告訴海水多可怕,可是卻沒有人也同時告訴我或教我可以怎樣保護自己,只告訴我不要去接近就對了,到底是怎樣可怕?加上小時候的嗆水經驗,我真的好怕自己溺水,還常常夢到自己溺水死掉,在夢中無法呼吸的親臨感。這樣的害怕,促使我的“想讓”,我希望孩子不怕水,可是我怎麼想都不對勁,那個想像是我的,不是孩子的。如果是我的害怕,那應該我來解決我自己本身。那我反而是自己應該去學,去理解水,去理解海流,去學如何自救...等。把這個勾解開,瞬間覺得問題清楚多了!於是我最近熱衷理解海洋的知識,希望有機會可以像去學浮潛的爸媽,克服自己對海的恐懼。

前幾天去童玩節,我跟孩子在玩水,其實我們並沒有很多時間在玩遊樂設施,而是孩子說他想試著潛下去,要我教他怎麼把頭潛在水裡,我把我會的告訴他,他看我做幾次,然後要我游給他看,結果,自己就慢慢嘗試把頭潛下去,來回好幾次,起來他好開心他做到了,眼睛都發亮了,我覺得好感動......。

於是,我認真的思索了我的"想讓",是在於我自己的害怕與期望,把這層關係釐清,讓自己的期望與孩子的主體脫鉤後,我覺得在這件事情上變得清爽,我是我自己學習的主體,不需要他人為我負責。我們是個提供肥沃土壤的陪伴者,孩子才是他自己學習的主體,在自己的自發性想學的想法發芽時,那才是最重要的~

也因為這樣的釐清,我倒是自己很想學認識海與親近海。


【延伸閱讀】

2017524,吳秋瑾,陪著等著也是一起經歷學習
20131003,Slin Lee,【不怕,相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